^SCC
Friend.Net網頁2003 Summer特輯 ~生活的點滴^
第五集
→SCC 師生的人生/工作體驗+信仰經歷
→View其他老師訪問←
since: 11Jul2003 last updated: 11Jul2003
耕耘=成果 -李世煇老師分享
(註: 粉藍色字體是網頁作者添加的)
工作經驗
|
------Mini
Profile------
Name: 李世煇老師
信主年期: 20年 |
「我已工作了約17年,開頭的年半是做編輯,那時都幾特別,因為我主要是負責校對,從事很多文職的工作。當中會有很多得著,例如聖經裡的道理有時會不太明白,但在一間基督教的出版社做編輯,亦是負責編主日學的課程,所以會很明白、了解不少聖經的真理、及隱藏的意思。」
「接著就做了15年的教師,在當中有苦有樂,有時見到學生有好的成績或表現時都會感到很欣慰,很常會見到學生會向著好的方向去改變,他們無論品行、成績,在一路進步時其實都是我最大得著的地方。尤其是過去的兩屆福音周,見到很多同學信主,因為我在福音周裡是負責統籌,在當中其實都幾辛苦,因為都有不少東西要負責、預備,雖然是幾辛苦的,但見到個結局是就會覺得那時辛苦是很值得的,就算再艱難、有很多憂慮、突然沒有了信心的時候,當看到後來同學們信主的踴躍(←今年有185人決志信主),便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。我過去無論是在學校及教會中都很少參加福音類的工作,但這兩年真真正正去參加福音工作就覺得這是果效,對我很有得著。」
「所以我覺得教書也好、做文職工作也好,對很多人來說即時的結果是不知道的,但時間久了反而我們就能看到果效,例如在街上碰到一些我不懂的人,原來是以前的學生,問他們就知道他們現在各有自己的成就,感覺很好,雖然這很像沒有甚麼特別,但有些結果可能是要等幾年、甚至十幾年才能看到,這方面就要有耐性去忍耐、等待(←要默默耕耘,等待成果)。有些學生很頑皮,當時教訓他們又不聽話,不去改變,但過了幾年後他突然走回來說原來當時對他的指正是十分有幫助的,原來幾年後他才反省當時老師嚴格的教導是有原因的,不想他再錯下去,這些就是我在教學生涯中的體驗。」
信仰經歷
「我已信主剛好20年,我是在1983年5月那時的佈道會中決志的。我決志是比較特別的,因為那時不在香港,而是在台灣讀大學。在香港雖然中小學都在基督教學校讀書,但是那兩所學校的宗教氣氛並不濃,上聖經堂不像現在陳瑞芝,有嚴謹的課程,聖經堂是大家齊哇哇過完那幾十分鐘就算了(←在虛渡光陰?),聖經真理很難吸收到,因為教師和學生都很不重視這科(←難度當時李Sir也不重視這科?)。但在那時都會發覺有一些『種子』種在我的心裡,否則我不會在台灣接受信主。可能對基督教的概念有些認識,甚麼是神、耶穌基督、十字架,是略有知曉的。我直到在台灣信主,可能是因為環境改變了,讓我有較多時間去反省自己的生命、自己的經歷和內心行為,所以在一次的佈道會中我決志信主,就開始了我信仰的生命。信仰的生命是有起有落的,即是有時人是有高潮、有低潮的,信仰中也有高潮和低潮,有時會受考驗、或有其他的沖擊,總括來說都覺得自己的屬靈生活在長進中、改變中。每一次衝擊來到時我都很相信神是在帶領著我,無論是起還是跌,都是神在掌管。尤其在低潮時,我相信是神在當中給啟示我或是要指示我去改變,令我改變得越來越好、越來越接近神。所以我覺得神在當中一直保守我,在我這17年的工作當中,神也在帶領我改變。有很多以前未能夠交托或放下的事情,一直透過我或多或少、或起或落的經歷,神都在帶領我(←神帶領著世人)。」
「若要我去分享一節金句,我會選羅馬書12章中的幾節。
12:1 所以弟兄們、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、將身體獻上、當作活祭、是聖潔的、是 神所喜悅的.你們如此事奉、乃是理所當然的。
12: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.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、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、純全可喜悅的旨意。
12:9 愛人不可虛假、惡要厭惡、善要親近。
12:10 愛弟兄、要彼此親熱.恭敬人、要彼此推讓。
12:11 殷勤不可懶惰.要心裡火熱.常常服事主。
12:12 在指望中要喜樂.在患難中要忍耐。禱告要恆切.
12:13 聖徒缺乏要幫補.客要一味的款待。
12:14 逼迫你們的、要給他們祝福.只要祝福、不可咒詛。
12: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.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
12:16 要彼此同心.不要志氣高大、倒要俯就卑微的人。
在1-2節就是說我們要怎樣去奉獻給自己,而9-16節就是在行為上,做人正直比其他事情都更重要。我想如果是虛偽地做人,別人遲早都會察覺到你是一個『假人』,而不是一個『真人』,所以與其這樣我們就應該做回真實的自己,即是自己的『本相』,這樣不是說要傷害別人,但你不能去虛偽、去欺騙人。我相信聖經內所說:『凡隱藏的事也必被揭發』,始終有一日,我們要在人們前、上帝前,展示自己曾做過的事、說過的話。沒有人能在神的面前隱瞞,甚至人面前也是不能隱瞞的。」
對陳瑞芝的感受
「我很欣賞第一任校長—羅康校長,他很愛神和關切學生和老師,是我屬靈經歷裡面一個很好的長輩,真是很照顧所有的學生、老師,亦很有教育的理想,他協助學生,令他們獲得更好的表現。」
「黃啟榮老師也很幫助學生,看到他盡心盡力去愛護學生、幫助學生去發掘自己的優點、長處,幫助學生的成長。」
離開陳瑞芝的感受
「我相信這都是人生的一個段落,我教了十多年書,看到香港的教育在改變,需要去調整和尋找自己新的路向,我需要等候神的帶領,過了這十五年、這個段落後到哪裡去發展,我想都需要再等待神的帶領。也許我不再加入教育界、也許我會走進另一條路,現在雖然不是太明確,所以我或者要一段時間去等候和祈禱,看看神有甚麼安排。」
李Sir的e-mail: leesf@netvigator.com
在此多謝李Sir接受訪問
未信主的同學,在看過這篇見証後,希望你會接受主耶穌,使祂改變你的生命,活得更豐盛.
|